男方:結(jié)婚至今,她沒做過一頓飯,沒洗過一件衣服,不管小孩,每天就知道上網(wǎng)打游戲,還跟網(wǎng)友搞曖昧……這婚非離不可!女方:他也不看看自己,像什么男人,整天就知道玩,工資又低,想離婚,我巴不得!法官:離婚了,孩子誰帶?夫妻異口同聲:“奶奶帶!”這是寧波鎮(zhèn)海的新聞。
追求二人世界的85后夫妻,住要自己住,千萬不能跟老人攪和在一起,吃要一起吃,一三五公婆家蹭飯,二四六丈母娘家混飯,星期天在外面打牙祭,家務(wù)當然也包在父母身上。最近天一熱,男方家長來換薄被,馬上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好家伙,整整擺了18只吃剩的一次性方便面桶,有幾只都長出了烏花。這是杭州的新聞。
“無所不能”的父母和“一無所能”的孩子,這樣的景象想必寧海的80、90后父母也不陌生,“這不就說的我們家嗎?”“簡直沒兩樣,還有更離譜的呢!”“都是一群活寶!”……當老人們紛紛對號入座,搖頭嘆息時,飯照做,孫子(女)照帶,衣服照洗,這已然成了最尋常的社會現(xiàn)象。
有人用“一碗湯的距離”來形容子女與父母的距離。家意味著一碗熱湯,父母是躲在我們繽紛生活后煲湯的人,我們希望喝到微熱的湯,卻很少考慮煲湯的人對我們期盼的目光。父母的家對我們來說是食堂,他們讓我們的胃無比舒坦,我們卻讓他們的心倍感失落。
當然這種畸形現(xiàn)象也有獨生子女的時代因素。80、90后都曾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從小在父母的過度溺愛下長大,習(xí)慣了備受寵愛和呵護,習(xí)慣性地以自我為中心,優(yōu)越感有余,而責任心不足。當“小皇帝”牽著“小公主”的手,踏上紅地毯組成一個新的家庭,是否能如童話故事中所說的“王子與公主從此快快樂樂地生活在一起”?我們只能說童話就是童話,現(xiàn)實是殘酷的,短暫的甜蜜過后,在面對家庭“鍋碗瓢盆”的碰撞時,諸如今天誰做飯、誰洗衣服、去誰父母家吃飯……大少爺脾氣和大小姐脾氣都會一觸即發(fā),扯爛脆弱的婚紗。
說他們還沒有完全擺脫孩子的心智并不為過。自己都還是個孩子,還沒玩夠,就要承擔起養(yǎng)育下一代,撐起一個家的責任,他們的肩膀還太過稚嫩。而雙方父母在子女婚前存在著的教育缺失甚至錯位問題也不容忽視。如小夫妻一有矛盾就向各自的父母“告狀”,有些父母則樂此不疲地為自己的孩子“挺身而出”,這只會導(dǎo)致矛盾的加劇和“閃婚”、“閃離”的不斷上演。
這樣的事例發(fā)生得越多,越不能僅僅當笑話看。一方面,現(xiàn)代人的自我意識覺醒,對婚姻感情質(zhì)量的要求更高了,不愿湊和、將就,尤其是80、90后普遍信奉“沒有你,我照樣可以過得很好”,這是一種時代的進步;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自身的問題,婚姻中的雙方應(yīng)放下優(yōu)越感,多一份責任心;橐霾粌H僅是感情,還有必然的柴米油鹽、家庭瑣事。既然相愛就不僅要愛對方的優(yōu)點,也要包容對方的缺點,日常生活中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求大同存小異。既然沒有人可以不食人間煙火,那就不妨通過合理的計劃讓生活變得井井有條,從現(xiàn)在起學(xué)習(xí)怎么做飯、怎么做家務(wù)、怎么帶孩子,獨立承擔起自己的生活,對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