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日報》2015年09月11日 第A3版)

翁炳良和他滿墻的結婚證書。
1954年的結婚證書。
1941年的寧波旅滬同鄉(xiāng)會第25屆同鄉(xiāng)集團結婚證書。
1947年大戶人家常用的結婚證書樣式。
珍貴的洪憲元年(1915年)的結婚證書。
寧?h東大街有一間小小的門面,名叫“博古軒”。走進博古軒,環(huán)顧四壁,各個年代的結婚證書令人目不暇接。店主翁炳良收藏結婚證書已有20余年。
1996年春,在寧海開舊書店的翁炳良逛杭州收藏品市場時,意外發(fā)現(xiàn)一份民國時期的結婚證書,絹面上精致的花鳥畫、清秀的楷書字體、美好吉祥的祝詞讓他愛不釋手,當即以180元的價格“淘”了回來,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
2009年前后,翁炳良來到嘉興工作,這期間成為他收藏結婚證書最密集的時候。因為鄰近上海,他常常凌晨3點鐘去趕火車,4點半到上海文廟書市,逛上1個多小時,然后再趕回嘉興上班。經(jīng)過幾年積累,他收集了從清朝末年到文革期間各種材質、款式的結婚證書1000多份。
“珠聯(lián)璧合欣看紅線緊系,花好月圓喜卜白頭永偕。”這是當年翁炳良收藏的一份1946年4月結婚證書上的一段祝詞。在翁炳良眼里,小小的結婚證書蘊含著豐富的人文、藝術、社會信息;闀脑O計風格、附在上面的印花稅票、主婚人的身份、獨具特色的結婚賀詞,都成為時代變遷的一個個生動縮影。“與我的藏品相比,現(xiàn)在通用的結婚證書有點太簡單了。”采訪中,翁炳良和記者開起了玩笑。
如今,翁炳良最大的愿望就是建成一個小小的婚證博物館,讓它成為人們了解中國近代婚姻習俗的一扇窗口。(嚴龍陳云松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