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街鎮(zhèn)大青村有位世紀老人叫馮小考,今年101歲。馮小考老人如今依然身體硬朗、精神矍鑠,平時生活都能自理,自己燒飯、整理家務(wù)。老人長壽的秘訣是什么呢?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主要得益于他樂觀豁達,子孫孝順等。
大青村靠近海邊,土壤肥沃,空氣濕潤,適宜養(yǎng)生。記者一走進這個村子,熱情的村民就帶著我們來到了馮小考老人的家中。只見老人坐在自家的院子里,曬著暖暖的太陽。一聽家里來了客人,老人的孫子、兒子、兒媳婦都從附近的家中迎了出來。
“上了年紀耳朵有點背,家人跟他說話時,要大點聲,有時候聽不清楚別人說話,就比比劃劃,打啞語,挺幽默的。經(jīng)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老人的三兒子馮宗華對記者說。馮小考育有4子2女,拉扯兒女,在田里討生活,一輩子勤勞而又辛苦。如今他們一大家族已經(jīng)是枝葉繁茂了。在家人的照料下,老人現(xiàn)在胃口好吃得多,生活過得幸福平和。
“凡事要拿得起,放得下”是馮小考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馮小考50多歲時,老伴就去世了,幾年前,他的兩個兒子也先后去世。但他沒有因此而悲痛欲絕,他覺得,失去親人的悲傷也不能成為永遠不散的愁云。他還常常告訴自己的子孫,人活在世上,總不能一帆風順,生離死別是自然規(guī)律,沒有過不去的坎,要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坦然面對一切。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馮小考老人平時很少跟自己的兒媳或鄰里紅過臉,拌過嘴,即便偶爾有過不愉快的事,他也從不往心里去。在談及老人的飲食起居時,馮宗華說:“一家人吃什么他就跟著吃什么,靠海吃海,食物都差不多,也沒有特別的,有時候買點肉。”為了讓老人吃上可口易消化的食物,子孫們十分盡心,買回瘦肉等剁成碎末,煲成湯或者熬成稀粥。老人飯量也大,一個人能吃好幾碗,平時飯前偶爾也會喝點小酒。
為了讓老人的晚年過得充實、開心,他的子女兒孫只要一有空就會經(jīng)常來陪老人聊天,有時候也會帶老人出去逛逛,每天睡覺前還為老人端水洗腳。而同村的大女兒,隔三差五地回來幫他洗澡、做家務(wù),幫老人修指甲。“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誰都會有老的一天,作為子女,照顧好自己的父母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做兒女最起碼的道德標準。”對父親的悉心照顧,馮宗華覺得理所應(yīng)當。“我的那些兄弟姐妹,只要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會給老爸送來。”面對子孫的孝順,馮小考覺得自己很幸福,直夸自己的兒子、媳婦孝順,晚輩很關(guān)心他。
(記者王勁通訊員楊晨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