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歡歡
“冷不冷,這么晚怎么還在外面逛?”正月初四的晚上,干奶奶正在家中對著微信,與遠在國外的孫兒視頻聊天。視頻的另一頭,正值本命年的孫子對著攝像頭,給奶奶展示著國外的“風景”,并送上新年祝福。
“現在都流行網絡拜年,我奶奶80幾歲的人了,也懂得趕時髦!弊谝慌缘拇髮O女打趣道,“自從除夕聊過一次后,這幾天時不時就讓我們打視頻電話,雞毛蒜皮的事兒都要跟她孫子說。”說話間,干奶奶拿著手機跑過來,“是不是按到了哪里,看不到人了。”原來,網絡不穩(wěn)定導致視頻中斷,瞧這信號“堵車”把她給急的。據了解,干奶奶的孫子去年到國外留學,今年第一次沒有在家過年,老人總是念叨孫子的歸期,為了緩解思念之情,孫女就用微信聯(lián)系了遠在異國的弟弟,讓奶奶與其視頻聊天,而這已經是五天來的第三次視頻。
事實上,視頻通話僅是拜年方式變化之一,今年很多人自制小視頻發(fā)給親朋好友們送上祝福。23歲的孫小姐就特意穿上猴服,戴上猴面具,對著手機來了一段亂耍以及萌萌的拜年祝福,并把這段精心錄制的微信小視頻發(fā)給了要好的幾個朋友,沒幾分鐘就陸續(xù)收到朋友們的來電贊賞,甚至效仿回祝!叭喊l(fā)拜年祝福語實在太普遍,而且不容易讓人記住,就想著錄制視頻,這不僅可以讓人耳目一新,而且感覺更有誠意,別人也無法轉發(fā)!睂O小姐表示,在這個“互聯(lián)網+”的時代,祝福也隨著功能的提升變得快捷,但能讓人真正喜歡并記住的拜年祝福卻少之又少,因此我們更應該利用好工具融合創(chuàng)意,使祝福表達得更真誠有愛,讓同樣的心愿在不同的方式下呈現出放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