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維燕
每年的9月、10月、11月被稱為“跑馬季”,馬拉松愛好者們開始陸續(xù)參加全國乃至全球的馬拉松比賽。就在不久前落幕的杭州馬拉松賽事上,來自寧海的跑馬女漢子——木四又收獲了一塊馬拉松獎牌,自2015年跑馬以來,她已經(jīng)參加了大大小小幾十場跑馬比賽,享受奔跑帶來的自由和率性的感覺。
初次跑馬哭著走完后半程
對于不少零基礎的跑馬者來說,木四算是有底子的人。高中階段,她就是校運會長跑項目上的佼佼者;到了大學,還曾代表學校參加省大學生運動會長跑項目并獲得名次,也因為有長跑比賽的經(jīng)驗,讓她結(jié)識了寧波地區(qū)的不少跑友。
在這些跑友們的鼓勵下,她去貴陽參加了人生第一次跑馬。初生牛犢不怕虎,一向?qū)\動頗有自信的木四,堅信能夠輕松拿下這個半馬比賽。半馬路程長約21公里,沒想到拼全力跑了十幾公里之后,膝關節(jié)由于長時間的摩擦率先“抗議”。到了最后7公里,膝蓋傳來的鉆心疼痛讓一向標榜自己是女漢子的木四也不禁疼得直掉眼淚。
木四說,這是她第一次參加比賽哭鼻子,到了比賽的后半程基本上是邊走邊哭,最后還是抵達終點的隊友再次折回攙著她走到了終點。
第一次跑馬的后遺癥持續(xù)了半個月才逐漸消退,但她卻對這樣挑戰(zhàn)自我極限的感覺開始著迷。她告訴記者,馬拉松是對人意志力和耐力的提升。“馬拉松和普通賽跑不一樣,只有激情和爆發(fā)力并不夠,幾十公里的路程中如何分配體力,隨時調(diào)整狀態(tài),都非常考驗人。”
跑者是傳遞正能量的使者
接下來的一年中,她和跑友趁著周末去各地“趕馬”,經(jīng)歷了寧波、磐安、廈門等等一系列馬拉松賽事后,逐漸由“新馬”變成了一匹經(jīng)驗豐富的“老馬”。
木四說,每場比賽下來都會有收獲,盡管跑馬在一些人眼中就是一場“虐身虐心”的過程。如這次的杭馬,她與隊友們抵達終點后,由于路線的起點與終點相隔18公里,他們倒了3班地鐵,步行數(shù)公里,歷時3個半小時才重新回到起點附近的賓館,連中飯都沒趕上。但給記者翻看杭馬比賽的照片時,她依然一臉興奮:八萬人齊發(fā)的場面似乎仍歷歷在目,現(xiàn)場山呼海嘯的盛況依舊在心中激蕩。她說,跑馬的現(xiàn)場就像是一場巨大的狂歡,會讓人忘卻很多東西。
除了讓人激動的氛圍,木四表示比賽中的跑馬者、志愿者甚至觀眾都傳達出一種正能量。她去參加貴馬的時候,在接駁車上遇到了經(jīng)驗豐富的知名跑友“赤腳大仙”,他相當熱情地給初次參加跑馬的人傳授經(jīng)驗,放松大家的緊張情緒;在和隊友跑甬馬的時候,一隊友意外受傷,在賽道上的陌生跑友都主動停下來詢問是否需要幫助;當她筋疲力盡的時候,賽道外的觀眾和志愿者們都會主動伸出手與她擊掌,為她加油鼓勁……跑友們那種積極、主動、樂觀的精神讓木四在生活、工作上都受益匪淺。
跑馬花銷因人而異
最近頗火的一篇報道《杭州女孩跑馬花了20萬》,讓不少人覺得跑馬是一項相當燒錢的運動。木四表示,據(jù)她所知,寧海跑友圈內(nèi)的“土豪”一身裝備下來過萬元的也不在少數(shù),但跑馬花銷還是因人而異。
她表示自己在這一方面還算是比較“節(jié)儉”的,在跑鞋方面投入了3000元,還聽從醫(yī)生的建議,買了一雙1800元的糾正鞋墊來調(diào)節(jié)跑步姿態(tài),也買過300元一雙的專業(yè)跑襪。“專業(yè)裝備的投入確實是一個無底洞,大家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跟風。”她對記者說。
而馬拉松愛好者天南地北地參賽,車旅費、住宿費也是一筆大開銷。“身邊還有不少跑友打飛的去各地跑馬,一朋友參加完杭馬就飛到紐約參加馬拉松。”木四說,為此,她盡可能將旅行計劃與參加馬拉松比賽二合一,每次去跑馬拉松,就當作去這個城市旅游,還能順便欣賞舉辦城市的美景。更多的時候,她會參加線上馬拉松,通過相關計步軟件認證,在本地與其他城市的跑友們一起開跑。
接下來,她表示想去國外感受一下現(xiàn)場跑馬的氛圍,跑馬對她來說已不僅是一場比賽,而是一次自我超越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