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另类成人综合图片,成人影院yy111111在线,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884aa四虎影成人精品一区

您當前的位置 :寧海新聞網 > 新聞中心 > 寧海新聞 正文

孝廉, 前童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

www.nhnews.com.cn      寧海新聞網     2017年08月14日 08:59:17

  童遵森

  1

  前童擁有近千年歷史,具有底蘊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其中,尤以孝廉方面為最,歷代先祖,皆以此來訓誡、教導后代子孫,規(guī)范自己的道德行為。

  孝廉中的孝,置于“八德”之首?鬃釉谒摹缎⒔洝分兄赋觯“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又曰,“孝是諸德之本,人之行,莫于孝”。前童的先祖深諳其中真諦,故歷來都把它作治家之道。他們在生前率先垂范自不必說,其留世的遺訓(童氏譜志上載有十篇),更是被后人奉為經典,銘記于心。

  最具典型的莫過于七世祖伯禮公。在前童的發(fā)展歷史中,他可謂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在明代洪武年間創(chuàng)辦了前童第一個讀書處——石鏡精舍,并請來了當時名重一時的方孝孺先生講學,從而開創(chuàng)了“耕讀傳家”之先河。而后,又請方孝孺先生第一次編修了宗譜,并制定了以“敦、孝、悌”開首的十五字行輩,確立下“以孝治家”的正統(tǒng)理念。

  2

  對于前童人來說,伯禮公的祖訓,可謂字字珠璣,深入族人心中。如“曩者(以往),方先生(方孝孺)入禁林(入朝為官),為書征召,吾辭謝再三。豈誠不樂士進哉,顧念老母,是以堅辭。”孔子的孝道倫理中有這么一條:“父母在,不遠游。”伯禮公不折不扣地遵循孔子的為人信條,為服侍老母,不惜婉拒出仕為官。顯然,他是以自己的不求功名利祿,以孝為先的例子,來教誨子孫。

  “祖祠祭品,一稟先型,毋得違越。兄弟同居,日久則分,當念祖宗,毋或相侵暴。”這一條,完全以“孝悌”告誡兄弟在分家時,要想到是同一個祖宗,無論如何都得團結和睦為重。

  “昔君石萬家,子孫皆孝行醇謹,光於漢史,吾常慕之,每念不忘,汝曹當思先生積累之德,子孫綿遠之基,勉率吾語。”此祖訓內涵尤為深刻。萬石君姓石名奮,在漢代孝景帝時,他父子五人,品行善良,孝敬父母,均官至一年能拿二千石的俸祿,加起來就是萬石,故被譽為萬石君家。不過,伯禮公所仰慕的并非是萬石君家的官位與俸祿,而是他家的子孫都非常有孝心孝為,且淳厚謹慎,在漢朝歷史上都享有盛譽。他要求后人以萬石君家為榜樣,以孝為本興家業(yè)。

  鑒于此,其裔孫便在童氏大宗祠內,設立了永慕堂,堂上敬奉他的畫像,并在兩旁柱上,鐫刻對聯(lián)一副,上聯(lián)“為守正學名言忠貞克秉”,下聯(lián)為“遵賢母遺訓孝悌是敦”,以表童氏子孫永遠不辱世祖夙愿,將孝道孝風世代相傳。故此,這永慕堂,也成了整個童氏家族治家處世的標志。

 [1] [2] [3] 下一頁
責任編輯 袁慧敏     稿源 寧海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