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偉望
古老的黃墩,古老的街。古老的街上,有個古老商號三美棧。
《說文》:“棧,棚也!迸镎,與豎編之“柵”字相對,橫編為“!薄H罈<热粸樯烫,當取其引申義“儲存貨物或供旅客住宿的房屋”意。整個老街,已人去屋空,正在等待拆建。三美棧的“三美”為哪“三美”呢?主人當時為何要取“三美”為商號名?我無人可打聽,也得不到準確信息。
文化尋寶介紹三美棧,突出了這里是藝術(shù)家林洪的故居。林洪擅長人物和花鳥畫,一直在大上海發(fā)展。我想,三美?赡苡幸欢ǖ摹懊缹W”依據(jù)。
不是嗎?從“三美棧”走出了一位卓越的當代藝術(shù)家林洪,一生似乎跟美聯(lián)系在一起。我看過一篇文章,是林洪在上海西區(qū)鴻禧花園時的鄰居寫的,題目叫《素處以默,獨鶴與飛——上海畫家林洪印象》。文章題目就告訴我們,林洪是上海畫家!畫家不追求美嗎?畫家本身就是美的追尋者。林洪又有“獨鶴與飛”的風格。這篇文章這樣解說我們的林洪:
林洪,1930年出生,高級舞美設計師。1959年拜程十發(fā)大師學習人物畫,1973年向亦師亦友的著名畫家富華學習花鳥畫。現(xiàn)為中國舞臺美術(shù)學會會員,上海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2013年上海電視臺《上海百名畫家中國風》曾作專題報道。文章說,林洪科班出身,是程十發(fā)大師的入室大弟子,早年模仿程十發(fā),惟妙惟肖。中年,畫風神似程十發(fā)。作者說“細究,他骨子里已形成獨特的風格。步入晚年,他的畫風攀登了一個更具挑戰(zhàn)性的高度”。文章飽含深情地說:“林洪是含蓄的,內(nèi)涵是豐富的。他的想象力超乎常人,他的創(chuàng)造力異乎尋常。他暮年改變畫法,彰顯了一位老藝術(shù)家不凡的功力,凸現(xiàn)了林洪的人品,畫品。他不善說話,但他的作品可以代他說話。他穩(wěn)定,老練的繪畫手段,使他的畫作顯示出深邃的意境和韻味。他下筆從容,落筆沉著,揮筆豪放!從他的畫中看到了蓬勃的生機,感受到寬容豁達的心態(tài),因此,他人雖是老矣,但他的畫作越發(fā)呈現(xiàn)新意,且新作頗多。”
我們的文化尋寶,在介紹“三美棧”時,是有深情的,是深情地有所期盼的。介紹說:“林老是黃墩老街走出去的卓越游子,是當代德藝雙馨的老藝術(shù)家。曾多次表示愿為家鄉(xiāng)的文化事業(yè)貢獻微薄之力,今借橋頭胡舊村改造的強勁東風,如在黃墩老街三美棧建立林洪藝術(shù)館,則將極大提升橋頭胡的文化建設品位!
三美棧,老矣,可能將與黃墩老街一起消失。但三美棧是美的,有“謎”一樣讓人猜想不停的“三美”,且有從這里走出去的畫家把美的故事延續(xù),延續(xù)的故事里有一份深深濃濃的“為家鄉(xiāng)的文化事業(yè)貢獻微薄之力”的深切愿望。我非常敬重與珍惜這樣的濃情,這樣創(chuàng)造著追求著的美。古老的美,鄉(xiāng)間的美,可能是含蓄與深藏著,輕易不示人的,今年我找三美棧也同樣“辛苦”,第一次按照導航,就是找不到,問過許多人,都說不知道。那天,我第二次來,按圖索驥,在橋頭胡中學、橋頭胡小學轉(zhuǎn)了三圈,就是找不到“三美!,后來得到一位熱心當?shù)厝说囊,穿越老街,才來到了三美棧,見到了三美棧的老臺門。這位熱心的當?shù)厝,對黃墩老街是有深情的,他讓我看了他拍的存在手機里的老街照片。我看了,有點感動。他的照片拍得很好,很有點藝術(shù)味道,且是黑白的。黑白中的深情,我感受到了,黑白中的美,我也深情地感覺到了。我問:你也愛好藝術(shù)?他笑笑,沒有回答我。
走在黃墩老街上,老街是破敗得不成樣子了,但我卻似乎看到了老街上發(fā)生的許許多多有味的故事。我在老街上深情地走了整整一圈。街是老去了,黃墩人的那份深情呢?會老去嗎?我心中有百樣的味涌了起來。古老的民族,古老的情結(jié),在每個人的心里頭都會深深濃濃地蘊蓄珍藏著!老街的拆建,是否會考慮融入這份濃濃的深情、人們對過往生活的深切懷念呢?美哉,黃墩老街;美哉,三美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