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寧海如何為科學教育做加法
- www.nhnews.com.cn 寧海新聞網(wǎng) 2023年11月24日 15:14:30
-
記者 陳俊 通訊員 董峰峰
前不久,寧波市出臺《寧波市“院士之鄉(xiāng)”中小學科學教育實施辦法》,提出要加強全市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在國家實施“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下,科普教育與科技素質教育愈發(fā)受到學校、家長的關注。我縣在科普方面做了哪些嘗試?中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如何?應該從哪些方面提升青少年創(chuàng)新能力?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真”探社探出科學興趣
“老師,看了您上次的靜電‘章魚’實驗,我回家也做了,可是我的靜電‘章魚’為什么沒有懸浮起來呢?”
“老師,為什么空氣可以像炮彈一樣把蠟燭打滅?”
在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金橋校區(qū),孩子們經(jīng)常追著科學老師提問,科學教育氛圍十分濃厚。學校開設了名為“孔布利多科學‘真’探社”的社團,為科學教育做加法。課上,孩子們身穿白大褂,在互相協(xié)作下認真完成各項探究活動。課后,學員們都樂于將自己的成果分享給同學和家人。
“孔布利多科學‘真’探社”發(fā)起人孔小利說:“我們的實驗材料大多取自日常生活,我非常希望每個同學上完課后都能回家做一次實驗,實驗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在解決問題中就會學到更多新知識,這就是‘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社團成立兩年來,開設了一堂又一堂的趣味實驗課,有好吃好玩的“無色透明奶茶”、“豆趣工坊”,有奇妙有趣的“無字天書”、“葉脈書簽”,還有實用的“艾草薄荷膏”等。該校把相關實驗制作成小視頻,在各個網(wǎng)絡平臺上推廣發(fā)布。截至目前,共制作發(fā)布了30個視頻,觀看人數(shù)超10萬人次。此外,他們還陸續(xù)開展30多次公益送教活動,給其他學校帶去一場場別開生面的科學實驗秀。
今年,學?茖W團隊的作品《蒸汽機的故事》參加“2023年全國科學實驗展演匯演活動寧波選拔賽”,獲得第3名,這是寧波獲得科學實驗類榮譽最高的學校。不久前,該作品代表寧波市參加全國總決賽,并獲得優(yōu)秀獎。
鄉(xiāng)村學?茖W教育不掉隊
教育不能讓一個孩子掉隊,相較于城市,農村學校的科學教育尤其需要關注。
“原先的裝置有問題,我改良了一下,亮度可調節(jié),還添加了其他功能!痹谏町l鎮(zhèn)初級中學的科學實驗室里,姜春杰老師正在介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F光源所需裝置。姜春杰在鄉(xiāng)村教學十幾年,他很清楚,農村孩子科學氛圍不濃厚,對所學知識的應用機會也較少。為了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他自制了不少創(chuàng)新教具,他的科學實驗創(chuàng)新成果獲得過兩項大獎:2021全國中小學優(yōu)秀自制教具展評活動一等獎,2021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一等獎。
在實驗過程中,學生的各種感官都可以調動起來,在此基礎上建構起的知識體系會更有深度。2021年,長街鎮(zhèn)山頭小學投入20多萬元,打造全新的科學實驗室。山頭小學是一所農村片小,共8個班級,但對科學教育一點不馬虎,每一節(jié)科學課都由專職的科學老師進行教學。其中現(xiàn)任校長穆斌就是科學老師,他經(jīng)常帶著學生在校園內觀察動植物,去實驗室做實驗。此外,該校還開設了創(chuàng)意積木拓展課,在經(jīng)費有限的情況下,為喜歡模型的孩子創(chuàng)造條件。如今,學生還能走出校門,積極參加各類科學競賽。
統(tǒng)籌資源為科學教育做有力后盾
為推進寧海青少年科技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著力培養(yǎng)廣大青少年科學創(chuàng)新精神和科技實踐能力,2022年10月,縣教育局成立“寧海少年科學院”,旨在通過科學嘉年華、科普進校園、科學探索營等活動,在青少年中廣泛傳播科學知識,開展科技教師提升素養(yǎng)工程,打造我縣科技特色品牌,激發(fā)學生科技活力。目前,已成立寧海中學“寧中求真悟理社”、躍龍中學“龍之夢科技社”、“孔布利多科學‘真’探社”、“金陽科普大風車社”和“Dr.X科探學社”5家首批“寧海少年科學院”分院。
“寧海少年科學院”走進各中小學累計16站,還受邀走進寧波市區(qū)學校,廣受歡迎。同時,縣教育局聯(lián)合縣科技局、縣科協(xié)、寧海傳媒集團在寧海電視臺推出科普欄目“少年科學院”,共15期,已錄制科普實驗13期,點擊率突破10萬。
今年8月,為推動科技教育資源向山區(qū)延伸,縣教育局、縣科協(xié)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做好“山旮旯”空中科普課堂助推“雙減”試點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以“山旮旯”里的空中科普課堂為依托,積極發(fā)動社會力量,匯聚一批優(yōu)質科技教育資源、引領一批科普教育基地、培育一批優(yōu)秀科普人才及相關科普機構,助推科學教育新樣態(tài)。暫定馬岙小學、岳井小學、東倉小學、水車小學、雙湖小學、大里小學、長洋小學7所偏遠鄉(xiāng)村小學參加該項試點。目前已完成社會化科技教育課程和科技教育實踐基地資源整合梳理,并首先在馬岙、岳井兩所小學試點。
- 責任編輯: 葛海婷 稿源: 寧海新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