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池引清泉
項小平 市水利局派駐胡陳鄉(xiāng)聯勝村農村工作指導員
我駐村的聯勝村由四個自然村組成。駐村后不久,就開始到幾個自然村去轉轉。那天來到步二自然村的虞主任家,主任很熱情,忙泡了茶,卻又略帶歉意地說:“項指導,我這茶葉很香的,可惜這水有點味,別介意!”
我看著杯子里的茶水,有點渾,喝了一口,濃濃的泥腥味里夾雜著一股茶香,不由地問:“虞主任,茶和泥土都香!但山上接來的水怎么這么渾呀?”虞主任被我逗了一下,又愁眉解釋道:“這水不是山上引來的,是從一口老井里抽的,田垅山上的取水池多年淤積,攔水堰壩漏水嚴重,經常用不了幾天,水池就露底了,只能在老水井里打水了,這老水井水質不好,還得用水泵打水,費電不說,天天得讓人看水泵,如果忘了打水,全村就斷水了。”
我喝了虞主任的“泥水茶”后,回來就做起“調研”來。拉著村里的老胡書記,爬到田垅山上去找步二村的取水池。來到半山腰上洋莊庵舊址旁找到虞主任口中那座年邁體弱的取水池,水池果然已經露了底,半截攔水堰壩雜草叢生,已顯得力不從心。
雖然水池淤積漏水,但山谷間的山溪里還流著一小股清清的山泉,即使是在那時的枯水季。山谷集雨面積很大,森林植被很好,老胡書記說,這里的水常年不斷,水質無污染,一直是步二村的取水源,村里正琢磨著把這水池修修,改善步二村的飲水質量和供水率,可是還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
水關系著村民的每日生活,是村莊里最大的民生事件。我想能夠為村民解決喝水難問題,也不枉我做一任農村工作指導員了。通過調研,否決換水源和接入大管網兩個方案后,我和村干部一起決定重修田垅山的水池。此后,跑了幾趟縣改水辦、市水利局農水處咨詢相關文件政策,我們村的情況符合農民飲用水水源提升項目的補助要求。在領導們的關心支持和同事們的熱心幫助下,我們步二村的網管改造和水源提升項目的10萬元補助資金得到了落實。
這幾天,步二村的田垅山腰的取水池修葺改造工作已啟動。我站在工地上,心想,等水池修好了,把清泉引到了村里,村民們就不用再喝泥井水了,我以后到虞主任家一定能喝上一杯清香甘洌的清泉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