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慶事宜我新辦,喪葬禮俗我簡辦,其他喜慶我不辦!苯,寧?h紀委、縣委組織部發(fā)出倡議信,號召全縣領導干部帶頭抵制大操大辦“紅白喜事”等活動,現(xiàn)已征集到千余名縣管干部的簽名承諾,拉開了為期半年的全縣“移風易俗倡新風”活動序幕。(11月23日《寧波日報》)
筆者認為,寧!耙骑L易俗”、革除“陳規(guī)陋習”的做法,既是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務實之舉,也是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促進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有效之策。
寧海革除“陳規(guī)陋習”,好就好在注重“正本清源”,明確要求全縣各級領導干部帶頭抵制大操大辦“紅白喜事”等活動,縣管領導干部要簽名承諾。如果這些領導干部都能自覺履行好承諾,以身作則,并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勢必會給全縣的黨員干部作出榜樣,那種借“紅白喜事”相互攀比、盲目炫耀的不正之風就會大大減少;寧海的做法還好在不停留于“一般號召”、“原則要求”上,而是既發(fā)倡議信,又簽承諾書,縣紀委還對婚宴的桌數(shù)、治喪的天數(shù)都作了明確,劃出了“警戒線”,亮出了“警示牌”,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相信隨著該縣專項治理行動的深入開展,相關(guān)實施細則的落實,想借“紅白喜事”之機大肆收受財物的違法亂紀行為,就少了滋生的土壤和生存的空間。
國家公職人員的權(quán)力來自于人民,只能用來為人民謀福祉,而不能用來為自己謀私利。大量事實也表明,沒有干部的清正,就沒有政府的清廉,更談不上政治上的清明。所以,寧海從領導干部抓起,從“移風易俗”入手,大膽地向那些司空見慣、見怪不怪的“陳規(guī)陋習”開刀,積極培植廉潔人際關(guān)系,無疑是明智的選擇。只要措施得當,堅持不懈地抓下去,廣大公職人員秉公用權(quán)、廉潔從政的價值理念定會更加牢固,依法依規(guī)辦事、文明節(jié)儉辦事、公開透明辦事的氛圍定會更加濃厚,政風定會更加好轉(zhuǎn)。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黨風、政風對民風影響巨大。令人欣慰的是,寧海除了注重凈化黨風政風外,還重視引領社會風氣的轉(zhuǎn)變。今后半年時間里,將進一步開展“文明禮儀進家庭”、文明禮俗“三下鄉(xiāng)”、“你倡議我承諾”、“身邊陋習我來說”等主題教育活動。
黨風、政風、民風的好壞,決定政權(quán)的興亡,關(guān)乎國家、民族的興衰。黨風正則政風清,政風清則民風淳。若三者皆備,則政權(quán)穩(wěn)固,國家興旺,民族興盛。由此,寧海下決心革除“陳規(guī)陋習”,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原載《寧波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