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走訪了我縣多家菜市場發(fā)現(xiàn),清明節(jié)后,鮮嫩的春筍價格直線下降,與上個月剛上市時的10元/公斤相比,已跌至5元/公斤。不少蔬菜攤販表示,再過半個月左右,春筍就要落市了,現(xiàn)在正是春筍性價比較佳的時候,喜歡春筍鮮味的消費者可以抓緊嘗鮮。
“3月下旬,春筍剛上市時我買過,但因為價格的緣故,春筍只能嘗嘗味道,現(xiàn)在便宜了,烤筍、油燜筍、筍干都可以放開肚子吃了。”市民蔣阿姨說,短短過了十幾天時間,春筍的價格就像“降落傘”,一跌再跌,讓她這樣喜歡吃筍的吃貨開心得不得了,天天琢磨怎么變著花樣吃筍。
采訪中,在躍龍菜市場賣了好幾年菜的葉靜芝告訴記者,目前市場所銷售的春筍都是本地筍,是寧海筍民從山上自己挖的,相對而言運輸成本降低,再加上,這兩天下了好幾場雨,春筍的產(chǎn)量一下子上來了,自然價格也跟著往下走。但葉靜芝提醒市民,雖然接下來春筍會越來越多,價格也越來越便宜,但是從口感來考慮,清明前后才是吃春筍的最佳時候。
要用春筍做出好吃的家常菜,首先必須學會如何挑選春筍。只有夠鮮嫩的春筍才好吃,而老筍纖維粗糙,口感差,鮮度也差很多。那怎么挑選春筍呢?葉靜芝告訴記者,選購春筍有三個訣竅。首先看顏色,筍殼一般以嫩黃色為佳,因為未完全長出土層或剛長出的竹筍殼常為黃色,其筍肉特別鮮嫩,并且表面光潔,緊貼筍肉;其次從形狀上看,筍頭扁、筍體彎,并且個頭稍大;最后看根部,春筍的根部四周如出現(xiàn)白色珠狀突出物的話,此筍味道更佳。若是珠狀突出物變黑,那么,這春筍是劣質(zhì)老筍。
不過春筍好吃,卻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多吃。據(jù)縣第一醫(yī)院的營養(yǎng)師楊方才介紹,春筍中含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C,胡蘿卜素,鈣、鐵、磷等,還含有較多的草酸,市民在烹調(diào)前最好先焯水煮。而寧海人一般都認為春筍是發(fā)物,部分人群易過敏,同時,春筍具有粗纖維含量高的特性,所以不適合胃潰瘍、胃出血、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慢性腸炎、尿結(jié)石等人群,因為草酸會促進草酸鈣的形成,另外年老體弱者、消化不良者、脾虛腸滑者也不宜多食春筍。因此,楊方才建議市民每天每餐春筍的食用量最好不要超過300g。
(記者黃濃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