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梅是個外來媳婦。在岔路,外來媳婦并不少見,但像胡玉梅這樣人人稱道的卻是少之又少。
胡玉梅剛嫁入王家時,婆婆章翠琴已患糖尿病二十來年。盡管每年打針吃藥花去不少錢,但那時公公很健康并有一定的收入,胡玉梅和丈夫王澤民原本在上海打工,一年也有10來萬的收入,因此,王家家底也算殷實?墒呛镁安婚L,婆婆章翠琴被查出患有尿毒癥,一天要做四次透析,醫(yī)院每次透析的費用至少要600元。2013年,噩耗再次傳來,公公王式紅被查出肺癌晚期。盡管王式紅的病幾乎沒有治愈的可能,可是王家兩兄弟還是堅持送父親去做化療,守著那渺茫的希望。家里一下有了兩個大病號,兩人的醫(yī)療費用是一筆無法估算的開支,這使原本殷實的家庭瞬時變得捉襟見肘,還欠下了一大筆債。突如其來的家庭重負并沒有嚇跑胡玉梅這個外來媳婦,她和丈夫放棄了上海還算不錯的收入回到寧海,就是為了和大哥大嫂一起就近照顧兩位老人。
今年7月,公公病逝。王家在悲痛之余還面臨巨額債務(wù),而章翠琴每日的四次透析仍是一筆很大的開支。為讓大哥大嫂和丈夫安心賺錢,胡玉梅擔(dān)負起了照顧婆婆的重任。為節(jié)省開支,胡玉梅從醫(yī)院學(xué)會了透析,成為了半個護士!霸诩易鐾肝鲋恍枰ㄙI藥的錢就可以,每天需要四五十元!焙衩犯嬖V記者,每次給婆婆做完透析后,她都細致地在本子上記錄下婆婆的體重、血壓、換液時間以及引流量,以便復(fù)診時使用。盡管如此,章翠琴一個月的醫(yī)療費用仍要花去近6000元。為貼補家用,胡玉梅在岔路找了一份工作,這使她更加忙碌了。婆婆因長期患有糖尿病視力嚴重退化,生活不能自理,而自己的兒子還不滿四周歲,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無奈之下,胡玉梅將兒子提前送進了幼兒園,自己每天多次往返于工廠和家里,盡心照顧婆婆。
在胡玉梅給婆婆做透析時,她那活潑可愛的兒子就圍在奶奶身邊,嚷嚷著:“媽媽是個醫(yī)生!”逗得這對婆媳忍俊不禁。
(記者章莉通訊員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