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濃珍
“說實話,如果沒有新農合,我可能早就不在了”。近日,桑洲鎮(zhèn)坑口村的章思良說起新農合就開心得合不攏嘴。
章思良是我縣醫(yī)療保險“服務外包”模式的受益者之一。由于得了慢性尿毒癥,他每月要到新農合醫(yī)管中心報銷,2015年藥費前后花了8.8萬多元,其中新農合及民政醫(yī)療救助幫助他報銷了近7.8萬元。
縣人社局新農合辦公室主任鄭文英告訴記者,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推行新農合政策,建立起有效的重大疾病保障機制,不單緩解了廣大人民群眾就醫(yī)負擔,還在經辦能力上實現了服務質量和效率的雙提升。“像章思良這樣需要零星報銷的參保人,我們從受理到出賬一般只要三天就能完成!
2004年,我縣率先“試水”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推行新農合政策,并采取管辦分開的模式,委托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寧海支公司經辦,履行日常的審核結算等業(yè)務,為寧海46萬多農民提供新農合補償服務。
由企業(yè)承擔政府的具體事務性工作,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如何保證服務便民、高效?在長期的管理實踐中,寧海新農合逐漸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坝媒ㄕ铝⒅苼硪(guī)范服務行為、明確服務方向!编嵨挠⒄f,新農合在制度建設上充分借鑒商業(yè)保險公司的成功管理理念,實行“政府部門+商保公司”方式,嚴格要求中心工作人員按規(guī)章制度辦事,按經辦流程辦事,并以此制定了追責制度。
在新農合醫(yī)管中心,記者看到稽查科工作人員王劍素正在對后臺的新農合系統(tǒng)進行監(jiān)測和報告填寫!案鱾新農合定點醫(yī)院的運行指標數,包括住院人數、總發(fā)生金額、補償人次等,若發(fā)現異常情況,我們都能在這套系統(tǒng)上及時發(fā)現并加以管控!笨剖邑撠熑诵鞇蹕冉榻B說,必要時,他們還會實地檢查包括病歷核對、住院查房等信息。
為確;鸢踩,新農合實行了“中心內控+管理辦公室考核”的“打雙扣”機制。一方面中心審核結報流程實行“雙人審核制度”,財務轉賬雙人把關,大額費用中心負責人再次把關。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評價機制,將托管服務經費撥付與醫(yī)管中心服務質量掛鉤。自此,醫(yī)管中心手工審核抽查合格率99%以上,網上審核完成率81.8%,較2013年同期分別提高了20%和63%。
同樣,從一個個具體數字,也可以看到“服務外包”實現了政府、農民和保險公司三贏的局面。據了解,我縣新農合2015年參合率達到99.12%,年度籌集資金和支出資金分別從2004年籌資3928萬元和支出2067萬元增長到2015年籌資3.36億元和支出3.31億元。
“新農合醫(yī)管中心實現了十一年經辦零投訴。”縣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農合服務是一項深入民心的惠民工程,他們將以新農合托管模式為契機,積極探索“縣域醫(yī)保乃至整個社會保障全委托”模式,進一步增強公共服務供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