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歡歡通訊員胡余灶
“寧波市優(yōu)秀婦女干部”、“寧波市十佳育齡群眾貼心人”、“縣孝親敬老之星”、“縣十佳好鄰里”、“縣道德模范”……這些榮譽,是對吳蘇芬十幾年默默奉獻的肯定和褒獎。近日,記者走進梅林敬老院,這里有150多位老人常年居住,雖然兒女沒有陪伴在側,可是他們依然生活幸福,因為在這里有一個天天服侍他們的不是親生勝似親生的好閨女——吳蘇芬。
下午1點多,記者見到了吳蘇芬,此時的她剛剛照料好老人們午飯,安排他們入睡,盡管已經忙碌了一上午,可她依舊精神飽滿,未見倦容。幾句寒暄之后,我們找了個安靜的地方坐下。提及干這個工作的初衷,吳蘇芬打開了話匣子。“當時的想法特別簡單,一方面街道找我做,另一方面村里的老人,尤其是五保老人都比較困難,就想著做點事盡量幫幫他們。”就這樣,2004年2月的一天,她與敬老院結下了緣分,一干就是十多年。
對于吳蘇芬來說,護理老人時碰到的委屈事兒、哭笑不得的事兒實在太多了。就在前幾日,有一位老人的褲子臟了,就讓吳蘇芬給刷一下,可這事卻演變成老人要吳蘇芬賠一條褲子,就因為吳蘇芬把褲子洗了。“他讓我刷一下,我看刷不干凈就干脆給洗了,沒想到老人孩子脾氣上來非要我賠他一條褲子。”說起這事,吳蘇芬無奈地笑笑。像這種戲碼每天都會在敬老院上演,比如有一位老人硬要把6000塊錢藏在吳蘇芬那里,可事后卻要求吳蘇芬付利息。
忍受老人們的孩子脾氣或許只要心態(tài)平和就可以,但不怕臟卻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在我們敬老院里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自理,一般的洗澡擦身子倒也沒什么,但上了年紀的人完全像剛出生的孩子一樣,屎尿都會弄在臉上、墻上,任誰看了都會惡心不已。”敬老院管后勤的同事仇賢成告訴記者,這些情況吳蘇芬都會處理得很好,不會等到交接班的時候扔給下一個護理。記得有一位靜脈曲張的老人不小心磕到腿,血流了一地,大家能躲則躲,只有吳蘇芬一人主動去清理。“她是真不嫌臟,為了幫老人找錢,把痰、尿、屎等混雜一起的垃圾桶翻了個遍才找到,一般人簡直下不去手。”仇賢成對吳蘇芬是打心底里佩服,“這里有什么事你只要一打電話給她,不管深更半夜還是刮風下雨,她都會馬上趕過來。”
2點半左右,吳蘇芬又到老人們的房間查看,記者也跟了過去。“有沒有尿出來我看看”、“要不要吃東西”……她又開始忙碌起來。這些老人受到護理們的照顧,對他們是否有印象?記者象征性地問了下,沒想到躺在床上的張瑞發(fā)老人一下紅了眼眶失聲痛哭,甚至激動得掉下了假牙,這讓記者懵了一下。待老人情緒漸漸平穩(wěn),抽搐地說出了“她人很好的”幾個字,沒有任何的修飾卻字字是感動。原來,張瑞發(fā)是深甽鎮(zhèn)上陳村人,幾年前來到敬老院,因腦血管堵塞導致半邊癱瘓,但吳蘇芬每天幫他擦洗身子、端屎端尿,不厭其煩,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照料,老人的下半身竟一天天恢復,不僅能坐上輪椅,還能撐著兩根拐杖站起來挪動。照顧完屋里的人,吳蘇芬又來到屋外攙扶其他腿腳不便的老人練習走路,在她的陪伴下,老人臉上綻放出孩子般的笑容,越走越起勁,直說“不累不累”。
12年的時間,工作讓吳蘇芬沒有屬于自己的節(jié)假日;12年的時間,她擁有了許多“爸爸”“媽媽”;12年的時間,歲月讓她經歷了一次次的生離死別;12年的時間,她用自己的一顆真心換來了數十顆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