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兒媳王杏圓正在給公公喂水餃
近日中午,記者來到長街鎮(zhèn)大青村洋加田自然村馮宗能老人家,他正坐在床沿邊,一旁站著的兒媳婦王杏圓一勺一勺地喂著水餃,老人細嚼慢咽著。一會兒功夫,十來個水餃下了肚,王杏圓就給公公揉了揉背,幫助消化,然后再扶他慢慢躺下。
這樣的情景是十多年來的日常。王杏圓像孝敬親生父親一樣孝敬公公,村里無人不夸。王杏圓嫁到馮家34年,一直悉心照顧公婆,2005年婆婆去世后,她又主動承擔起公公的飲食起居。
公公還有一個愛好,就是喜歡面食,一日三餐幾乎不吃米飯,取而代之的是水餃和湯包。“既然老爸喜歡吃,我就天天給他做。”拉扯大了兩個女兒,她們也都成家立業(yè),王杏圓就空閑了下來,她就變著花樣給公公做好吃的,最拿手的就是水餃和湯包。每次,她都會去集市上買新鮮的肉餡,采摘自家種植的蔬菜,烹制新鮮的餡料。為了讓公公吃新鮮,她不怕麻煩,每次只做一兩斤,放在冰箱里保鮮,吃個兩三天時間。記者眼前的馮宗能面色紅潤有光澤,就連老年斑都少有,完全看不出已經(jīng)是92歲高齡的耄耋老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公公的視力一天不如一天,記憶力也越來越差。到最后,老人活動的范圍就只剩下床上。丈夫在田里干農(nóng)活,弟媳們都忙著上班,王杏圓并沒有因此嫌棄,而是更賣力去照顧公公,洗衣做飯、擦洗身體、把屎把尿,都成了她每天的“規(guī)定動作”。出門之前,必須到公公這里看一眼才放心,晚飯過后,都要先看看,等老人睡著了,她再回家睡覺。
“大嫂對老爸真是沒話說,比我這個女兒更像女兒。”住在同村的馮大姐是老人的大女兒,這些年來嫂子照顧老爸的一點一滴,她都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她還告訴記者,遇上老爸有時候不舒服,王杏圓比任何人都著急,擦屎擦尿都搶著來做,還擔心別人看了不舒服,都讓人不要進門,等她收拾干凈再來。在一旁的小媳婦也說自己在廠里上班,嫂子一點都不計較,扛起了整個家的最大責(zé)任。
當天中午,吃過飯后,馮宗能的大小兒媳、大女兒、外孫女,五六個人圍在床邊,聽著老人家自言自語,聽到好笑的大家都會心一笑,隔壁鄰居的阿姨吃完飯也過來串串門,看到記者在,一個勁兒地夸王杏圓是難得的好媳婦,還說沒見過像老馮家把老人當成寶貝一樣的家庭,和和氣氣,家風(fēng)真是好。
對于親朋鄰里的褒揚,今年54歲的王杏圓卻有些不好意思,她說:“每個人都會老,孝敬老人,就是自己的分內(nèi)事。”(記者陳靜珠通訊員蘇敏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