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午虹
陽光明媚。窗臺上有新鮮的花,Spotify里播放著Adele的新歌《Easy On Me》,廚房慢燉鍋里雞湯的香味慢慢溢出來。我在客廳落地大玻璃窗前的舒適躺椅上享受陽光,好書在手,拿鐵在側。今日5K跑已經(jīng)打卡。日程表上沒有十萬火急的事情,一切盡在掌握。簡直歲月靜好。倘若這會兒發(fā)個圈,大約是能收獲很多贊的。
這是我生活“大治”時的模樣。
工作上又有幾場硬仗要打,但感覺自己似乎并沒有準備好。郵箱里十來封郵件等著急復,可是手頭并沒有好的方案。各種令人頭大的事兒一籮筐。偏偏又收到學校通知,孩子這學期一門AP課都沒有拿到。鍛煉?一口真氣提不上來,直想躺平睡他個昏天黑地,卻知道夜半時分一定會醒來,然后無眠。
這是我生活“大亂”時的模樣。
而生活的真相,恰恰就在這兩者之間,在“大治”和“大亂”間交替往復,在所謂的“間歇性躊躇滿志”和“持續(xù)性混吃等死”間穿梭往返。年歲漸長,慢慢領悟到,所謂中年人的穩(wěn)定狀態(tài),恐怕就是狀態(tài)的持續(xù)起伏和不穩(wěn)定。今天還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明天就可能雞飛狗跳、兵荒馬亂。
可是日子,不就是這樣嗎?既有詩和遠方,更有華麗袍子上的跳蚤。
有像打了雞血一樣的日子,熱愛生活,精力充沛,走路帶風,堅持健身和學習,做事倍兒有效率,人際關系亨通,由不得人生出一股豪情,覺得萬事努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當然,更多時候,生命力仿佛差點意思,體力不支情緒低落,連運氣也不眷顧,做啥啥不順,不免疑惑,水逆了這么久也該翻盤了吧?更忍不住感嘆: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年歲漸長,知道人和人可以很一樣,也可以大不同。
很一樣,是覺得人人都有他的盲點、誤區(qū)和軟肋,并不存在什么完美無瑕、光鮮亮麗的人生。每個高光時刻的背后,都是默默的打拼和付出,以及各種不足為外人道的辛苦和淚水。曾經(jīng)和同事閑聊,我羨慕他精力倍兒旺盛,仿佛人生都比別人長出幾倍來,他卻感嘆,每次長途旅行出差回來,總要崩潰幾天,然后收拾破碎山河重整桑梓家邦,抖擻精神又是一條好漢。
記得村上春樹采訪奧運會長跑選手瀨古利彥:“瀨古君這樣高水平的長跑選手,會不會也有今天不想跑啦,覺得煩啦,想待在家里睡覺這類情形呢?”瀨古聽后“怒目圓睜”,然后用類似“這人怎么能問出這種傻問題來”的語氣回答村上:“那還用問,這種事情經(jīng)常發(fā)生!”而聽了這個回答后,村上春樹的內(nèi)心是“松了口氣”:“啊哈,大家果然都是一樣的。”
大不同,是知道人生無法復制,也很難模仿。每人的體力、智力、情商、韌性、毅力、專注力、睡眠力、抗壓力、努力和自律程度,都千差萬別。依舊佩服體魄強健、極度自律、目標明確、生命力鮮活蓬勃的人,但是我,大概率還會繼續(xù)“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健身方式,迎接一輪又一輪的大亂和大治。
還是村上春樹,每天五點起床,寫作五六個小時。下午跑上個10公里,每周跑六天,風雨無阻,堅持近40年。我只能贊一聲“大神!”最近讀到網(wǎng)上有個作家姑娘模仿他的生活方式,堅持了一周,感覺是“It sucks!”正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誠不我欺。
這些年來,我學到的最重要的事,恐怕就是對自己誠實,準確認識自己,以及,做自己。認清自己的現(xiàn)狀和實力,長處和短板,明白自己的極限和邊界在哪里,然后找到適合自己和想做、能做的事,找到自律和極限的平衡。和跑步一樣,我要由著自己的節(jié)奏來。
中年人的一大好處是,更有資格和底氣做自己,不再那么小心翼翼,糾結別人怎么看自己。畢竟,怎么活,活成什么樣,總歸是自己的事。也知道自己的生活,其實在別人眼里并沒有那么重要。中年人的溫和寬厚,恐怕就是在了解生活中不得已的種種之后,打磨而成的吧,也因此特別能原諒自己。
那就這樣吧。狀態(tài)不好的時候,允許自己喪,允許自己掉鏈子,允許自己躺平,允許自己向生活投降,然后,做好心理建設,努力支棱起來,戴上盔甲,去戰(zhàn)斗,去乘風破浪。即使在低谷的時候,我也知道,沒有什么難關是過不去的,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那么,躺好了就爬起來吧。畢竟,在足夠長的時間維度里,生活大抵不會辜負努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