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舌
人們說,吃過重慶火鍋和重慶小面的人,才可算到過重慶。月上梢頭時,桌上的鍋底已燒開,醇香撲鼻,各色菜肴相繼放入。只一會兒,一只麻辣味十足的重慶火鍋便可開吃。
火鍋的好壞取決于鍋底的食材和制作,這與紅燒肉同義,紅燒肉的味道在于溶入它的佐湯輔料和火候,所謂真功夫在詩外,要圓要方,要咸要淡,全憑廚人之手。好的鍋底要由花椒、干辣椒、豆瓣、豆豉、姜蔥蒜、香料、油等十幾種食材一起,先用手工研磨,再施以溫火慢慢熬制。唯有精氣神俱到,下足功夫,方可得上好的鍋底。下鍋后,食材在濃湯的作用下,慢慢散開,滿屋生香。猶同冰凍著的魚,需經(jīng)溫水溶化,魚之真身方得顯現(xiàn)。
食材的產(chǎn)地有得天獨厚之說,這與水土有關。同樣的花椒,成都花椒和重慶花椒就有區(qū)別,故而重慶火鍋與成都火鍋相比,不管是味覺上、效果上都略勝一籌,故重慶火鍋,天下聞名;疱伔智鍦蜐鉁,以及鴛鴦鍋、多格鍋、大小鍋等樣式,因人而異。調料的配制也是十分的講究,馬虎不得,花生、芝麻、蒜泥等必得選上好的來做。那些熱鬧地帶的火鍋樓、火鍋城里面的火鍋看著排場,但大都被做了手腳,味也不純!皣鸂t聚炊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眹鸂t聚炊不只是火鍋的醇香四溢,更有天人合一思想和人心向聚。
相比繁雜的火鍋,海鮮的燒制則要省事得多,也鮮香得多。從澄碧的海水里被捕撈上岸的魚蝦,還沒弄明白自己身居何處就已變成別人的口中美餐。家鄉(xiāng)寧海在東海之濱。家鄉(xiāng)的人從不舍得在魚蝦身上多浪費一分鐘時間,以最快捷的手法來保留其最原始的鮮美度。魚蝦來時手起刀落,一把鹽,一勺水,一蒸了事,清蒸出來的魚蝦又嫩又鮮香,且有形。東贏人以有法為無法,更是直接拿來生食了事。就算生活最精致的人,也決不能像重慶人那樣先將魚頭和魚尾分開,再將魚身切成一片一片的肉,然后放進火鍋里,煮熟了撈出來還得往調料里蘸點醬。雖然也好吃,因程序過多,卻把魚的原有鮮味留在了鍋湯里。湯又不能喝,最后只能眼巴巴地看著被店家倒掉。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世事滄桑,須臾百年。重慶也好,寧海也好,火鍋也罷,清蒸也罷,都在真實的表達生活,表達美味與鄉(xiāng)情,也表達人性與人情。